免疫力就像是洪水來臨時,抵抗沖擊的水壩。就是保護人體不受病邪入侵最強勁的“防護罩”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我們每天都在經歷一段“免疫漏洞期”,若沒有好好防護,不僅免疫功能被損傷,氣血、精氣都在被消耗,五臟六腑全部都會受到波及...
它就是睡眠,在焦慮和緊張以及急需牢固免疫的情況下,不管因為工作還是自身原因缺眠、難眠的人,都在不知不覺中擴大“免疫漏洞”...
如何修補這個“免疫漏洞”?
中醫素有“睡眠是天補,人補不及天補,吃人參不如睡五更。”的說法,認為覺補是順應天時,大補免疫的最佳療法。
今天長沙紅杏林就教大家一套道家流傳千年的臥功,只需睡前保持3個簡單動作,就能調理臟腑、暢通氣血、補足免疫力。
還陽臥——安神助眠、滋補肝腎,穩固免疫根基
首先我們先來學習實操動作:
身體自然平躺,髖關節放松,兩腳心相對,將兩腿擺成環狀。腳后跟最好直對著會陰。兩腿不用特別用力的去貼近床面,大腿內側微微有點緊繃感就可以啦,以自己感覺舒適為佳。
兩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,掌心向著腹部。每天做5分鐘即可。
在做這個動作時,我們要注意保持呼吸勻暢,想象自己的身體像融化一樣慢慢與身下的床面“合為一體”,將心神沉靜下來。
還陽臥可以幫助我們安神助眠,補養肝腎。為什么會有這么好的效果呢?
原來,當我們做還陽臥時,兩條大腿內側會酸脹緊繃,而這緊繃的地方就是肝腎經的循行路線。可以很快地使肝血和腎氣充盈起來,并通過疏通肝經氣血,解肝中郁結,舒暢身心,輔助睡眠。
“肝藏血,攝魂”,當我們睡覺時,血都跑到肝里去了。若肝血不足,身體各處都會受到影響,視物模糊、頭痛伴雙眼發黑、四肢麻木、抽筋...等等,數不清的危害。
而腎氣與抵抗力、免疫力息息相關,腎為先天之本,當腎中精氣不足,人的生命力是越來越衰微的。這就是為什么老人的免疫力差,就是因為年齡越大腎氣越弱。記憶衰退、骨質疏松都是它造成的結果。
揉開6條經脈,讓氣血通達全身
我們在做還陽臥時,放在腹部的雙手可以在搓熱后,逆時針、順時針各按摩100次。力度適中,把腹部揉熱搓紅時,效果最佳。
中醫認為,腹部是體內經絡交匯的重要通道,在這里,匯集了胃脾、肝膽、腎經,以及任脈、沖脈、帶脈,共計6條經脈。
把腹部“揉軟”,就可以促進氣血運化,充實臟腑,調節陰陽。同時揉腹還利于胃腸道順利運行,促進消化吸收。腸道是人體最大免疫器官,咱們身體70%的免疫細胞都集中在腸道。
中醫認為免疫即衛氣,巡行于體表保護人體不被外邪侵犯,而人體衛氣由脾胃運化所生。也就是說,只有脾旺則氣血運生有力,衛氣才會充沛有力,防御功能強勁。
混元臥——將補足的腎氣牢牢鎖住,免疫力蹭蹭上升
還陽臥練熟練后,大家可以開始練習混元臥。
姿勢依舊為平躺仰臥,兩腳心相對,做環狀。不同的是,兩手要十指交叉并蓋在頭頂的百會穴。
將大拇指插進耳洞中,兩手的中指朝頭頂伸直,然后環抱頭頂,兩手中指指尖相觸的地方就是百會穴。
百會穴為“天心”,是人體最高點,凡五臟的精華之血、六腑的清陽之氣都這里匯聚,然后通達全身各處。
掌心恰好有“人心”勞宮穴,覆在百會穴,讓手掌溫度傳到百會穴,可以增強安神助眠、平肝息風的功效。
這里長沙紅杏林提醒大家,混元臥的重點在于雙手一定要牽住,圍成一個圈,不讓腎氣往下陰走,而是拉到中脘的深處,將補進身體里的腎氣牢牢鎖住。
下面兩腿圍成一個圈,則利于周身氣血沿腿循環到身體的當中。當頭頂慢慢發熱,你會感受到一股暖流緩緩流過頭頂,暢快極了!
吉祥臥——回收陽氣,讓心臟透透氣
什么是吉祥臥?
其實很簡單,將身體向右面側臥,兩腿合攏、一腿微微彎曲,左手輕放在左大腿外側上就可以啦。
這個動作,長沙紅杏林建議大家養成長期用吉祥臥睡姿睡覺的習慣。
清代養生著作《老老恒言》中記載:“如食后必欲臥,宜右側...”,現代醫學也證明吉祥臥對身體大有好處。
不但可以減輕心臟負擔,利于排血,也幫助我們在夜間回收陽氣更加充足。陽氣充足,是免疫力強盛的必要條件,堅持吉祥臥,就是為身體再添一層“免疫罩”。
往期精彩文章